咚!叮咚!叮叮咚!……清晨,天刚蒙蒙亮,曼龙村便传来阵阵铿锵有力的打铁声,清脆悦耳。
一栋临路的傣家小院里,波光香正在打刀。一块通红的铁条放在铁砧上,随着锤声叮咚响起,火星四溅……
(相关资料图)
这是一家制作傣刀的铁匠铺子,打刀的师傅名叫波光香,今年70岁。从22岁开始,他便跟着师父学习傣刀制作技艺,下料、制坯、打样、修磨、淬火、抛光……一干就是48年,技术早已炉火纯青。
波光香所在的曼龙村,属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腊镇曼龙代村委会,是一个传统的傣族村寨。在当地,无论是结婚、送葬,还是外出干农活,刀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我们傣家人离不开刀,除了日常生活使用外,它还是傣族男子气概的象征,也意味着勇敢和力量。”波光香说。
俯瞰曼龙村。人民网记者 虎遵会摄
坚持不懈,守护传统制刀工艺
俗话说,世上活路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在曼龙村,波光香就是那个吃打铁之苦的人。每天天不亮,波光香就起床生火,鼓风机一开,风进炉膛,火苗直蹿,自此开启了大半天的打刀生活。
“这儿天气热,只能干大半天。”波光香一边擦拭着汗珠,一边说道。晌午一过,室外的气温高达三十七八度,而在铺子里还有个火炉,温度更是达到了四十一二度。
虽然天气炎热,但阻挡不了波光香制刀的激情。“上午天气凉快些,我就在铺子里打刀,下午天气热,就在阴凉处做刀鞘。”波光香说,一把上好的傣刀,不仅刀身要好,刀鞘也得精美。
提及傣刀,波光香常以家里珍藏的那把宝刀为荣。“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刀鞘用傣银装饰,精美细腻,刀身轻便小巧……每个部件都蕴含着傣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即便是现在的工艺,恐怕也难以与其媲美。”波光香一边望着那把精美绝伦的傣刀,一边说,他的目标,就是能做出这样的傣刀。
“制作一把上好的傣刀,可不是简单的捶打就能成。从下料、制坯、打样、修磨、饰叶、淬火、抛光、做柄、制带、组装……足足有十几道工序。”提及傣刀的制作工艺和流程,波光香深有感触地说,最关键的是淬火,这也是傣刀制作工艺中的精华部分,刀质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淬火技术的高低。
传统打刀不仅是一门手艺活儿,还是一个比较辛苦的体力活儿。“年轻的时候,一钻进铺子就是大半天,打一把刀得拎起十几斤重的铁锤往铁砧上捶打好几百下,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波光香说,很多人都吃不了这个苦。
“要打一把好刀,单有力气还不行,还得有高超的技艺。”波光香说,初学打刀者,常常因技巧掌握不好,导致手被砸伤。“一锤打下去,除了要有力,还要讲究角度和巧劲儿,绝对不能蛮干。”
“我刚学的时候,也只会用蛮力,不仅累,还常常将双手震麻,得好大一会儿才能缓过来。”波光香回忆,有经验的刀匠,打刀有张力、有节奏、有弹性,一锤打下去,能让大锤自然回弹,既省力,还不会震手,打出来的刀质量也好。
几十年如一日,波光香一直在坚持学习和探索。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不仅掌握了师傅传承下来的全部手艺,还一直守护着傣族传统刀具的制作技艺,制作出了许多刀刃锋利、工艺讲究、造型美观、经久耐用的傣族刀具,成为远近闻名的傣刀制作艺人。
保护传承,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打刀,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古老工艺,大部分由师带徒一代代传承。如今,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很多以前需要铁匠用双手来铸造的器具,都改成了用机器锻造。
因此,在很多地方,铁匠这个职业已逐渐消失,但在西双版纳等地的傣族村寨,很多村子都会留有一个会打刀的人。
作为村里出色的傣刀匠人,波光香一直守着这门手艺,将傣刀制作技艺传承下来,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13年,波光香被命名为西双版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傣族制刀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按照傣族民间传统习俗,制刀技艺传男不传女。“一直以来,曼龙村只有我家会打铁,全村人的生产和生活刀具,基本都来我家预定。”波光香说,现在,他已将这门技艺传授给了儿子岩罕仑。
虽然岩罕仑已跟在父亲身边干了20多年,能独立完成傣刀的制作,但在波光香的眼里,有些活儿他还是不放心。“如果说我的制刀水平打100分,岩罕仑的制刀水平能打80分。”波光香这样评价儿子的制刀技艺。
除了儿子,这些年,波光香还尝试将傣刀的制作技艺传授给包括孙子岩坎在内的很多年轻人,但由于太辛苦,没几个能坚持下来。
“就拿岩坎来说,虽然已经学了四五年,但目前还不能独立完成制刀任务,再过个两三年,估计就能独立完成了。”波光香说,只要有人愿意学,他都毫无保留地传授,他希望傣刀的制作技艺,能永远流传下去。
“我今年已70岁,好在身体还硬朗,每天都能坚持做半天,但远不如年轻的时候了。”波光香说,打好的刀,还要抛光、雕刻花纹、安装刀把、配制刀鞘,他现在一个月最多能打五六把。“年轻的时候,有儿子帮忙,可打十来把。”
“现在,儿子岩罕仑已掌握了傣刀的制作技艺,孙子岩坎和其他一些年轻人,也在不断地学习,我也算是‘后继有人’了,相信他们也会像我一样,将傣刀制作技艺一直传承和发扬下去。”波光香笑着说。
波光香家的小院。人民网记者 虎遵会摄
多样发展,让日子红红火火
在波光香家的小院里,还专门安排了一间屋子,用于展示傣刀。进入屋内,一把把造型独特、做工精细、锋利无比,蕴含着傣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傣刀,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柜台上。
这些刀,有的精巧秀气、有的锋利霸气、有的造型独特。除了傣刀这个统称外,波光香还为其取了一个吉祥的名字——“火轮刀”,寓意日子如同火轮一般,越过越红火。
现实生活,也和波光香的寓意一样,他凭借着精湛的制刀技艺,获得了可观的收入。“我打的傣刀,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平均下来每个月也有三四千元的收入。”波光香说。
“这只是我打刀的收入,家里还开了一个傣族服饰加工坊和一个小商铺,生意都不错。”波光香说,这些收入加起来,在当地虽算不上富有,但一家人的生活也算是过得滋润。
“特别是那个小商铺,开业之初多亏勐腊县烟草专卖局的帮忙,工作人员隔三差五就来看看,教了我们很多商品摆放的技巧,有啥不懂的,也会随时打电话问他们。”波光香笑着说,没想到开个小商铺,还有那么多讲究。
勐腊县烟草专卖局市场部主任赵金辉介绍,波光香家刚开小商铺时,对进货渠道、种类、商品摆放等,都没有经验,生意并不是很好。
“得知这个情况后,我们隔个十天半月就会过来看看,教他们一些挑选、摆放商品的技巧,他们学得也很认真。”赵金辉说,一段时间后,小商铺的生意越来越好,部分商品单月流水就有一千多。
在曼龙村,像波光香家这样的小商铺有两个,但波光香对自家的小商铺更有信心。“我家有傣族服饰加工坊和傣刀,人气更足,因此小商铺的生意自然也更好一些。”
波光香介绍,前些年,岩罕仑也跟着他一起制傣刀,但近些年来,随着当地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傣族服饰加工坊的生意更好,儿子也就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工坊里。“但傣刀订单多的时候,他也会过来帮忙。”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和文化精髓,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如今,刀已成了我们傣族文化中的一部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傣族人民始终习惯用自己打造的傣刀。”波光香笃定地说。
其实,傣刀的制作技艺,只是云南众多民族文化中的一个缩影。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的省份,近年来,云南也一直在加大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力度,推动非遗文化发展,助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母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